“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两句诗出自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这首诗充满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情感,表达了他怀才不遇后终于被朝廷重用时的欣喜若狂之情。
原文全文: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诗意解析:
首联描述了诗人刚从山中归来,正值秋收时节,家中黄鸡肥壮,粮食丰收。诗人兴致勃勃地让童仆准备美酒佳肴,与家人共享这丰收的喜悦。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家庭欢乐的场景,孩子们嬉戏打闹,拉着诗人的衣襟撒娇。诗人借着美酒和歌舞暂时忘却烦恼,尽情享受这份难得的家庭温情。
颈联则抒发了诗人对过去仕途坎坷的感慨。他感叹自己游说诸侯未能早日得到赏识,如今终于有机会踏上通往京城的道路,实现自己的抱负。这里也隐含了对那些曾经轻视他的“会稽愚妇”的不屑一顾。
尾联是全诗的高潮部分。“仰天大笑出门去”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志得意满、踌躇满志的形象。他高昂着头颅,放声大笑,仿佛要将压抑多年的郁结一扫而空。最后一句“我辈岂是蓬蒿人”更是直抒胸臆,表明自己绝非平凡之辈,而是胸怀大志、才华横溢之人。这种自信和骄傲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强烈的自我认同感。
总的来说,《南陵别儿童入京》是一首充满激情与希望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李白卓越的艺术才华,还体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看到了一个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伟大诗人形象,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追求理想、实现抱负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