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潼关谭嗣同原文及翻译

2025-10-26 19:24:06

问题描述:

潼关谭嗣同原文及翻译,急!求解答,求别让我白等一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6 19:24:06

潼关谭嗣同原文及翻译】《潼关》是清代著名改革家、思想家谭嗣同的一首诗作,全诗通过描写潼关的壮丽山河和历史风云,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忧思。以下是该诗的原文、译文以及简要分析。

一、原文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抱孤城却未宁。

二、译文

《潼关》

自古以来,高耸的云层聚集在这座城池之上,

秋风拂过,吹散了战马的蹄声。

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似乎仍感束缚,

群山环绕着这座孤城,却始终不安宁。

三、与分析

谭嗣同作为晚清维新派的重要人物,其诗作常带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变革精神。《潼关》虽为写景之作,但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国家动荡局势的忧虑。诗中“河流大野犹嫌束”象征着民族力量虽强,却仍受制于旧制度;“山抱孤城却未宁”则暗喻国家虽有坚固屏障,但内部不安定,危机四伏。

四、表格对比

项目 内容
诗名 潼关
作者 谭嗣同
朝代 清代
风格 沉郁顿挫,借景抒情
主题 山河壮丽,国运多舛,忧国忧民
原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抱孤城却未宁。
译文 自古以来,高耸的云层聚集在这座城池之上,秋风拂过,吹散了战马的蹄声。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流,似乎仍感束缚,群山环绕着这座孤城,却始终不安宁。
赏析 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五、结语

《潼关》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更是一首寄托诗人理想与忧思的作品。谭嗣同以诗言志,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他作为改革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首诗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