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成语地大物博如何理解

2025-11-28 17:30:02

问题描述:

成语地大物博如何理解,跪求万能的网友,帮帮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8 17:30:02

成语地大物博如何理解】“地大物博”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尤其是在介绍国情、地理、经济等方面时,常常用来强调国家的广袤和资源的多样性。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地大物博”的含义及其应用,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相关内容。

一、成语释义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地大物博
拼音 dì dà wù bó
字面意思 地域广大,物产丰富
引申意义 形容国家或地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物产多样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内容
出处 该成语并非出自某一具体典籍,而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常见于官方文件、新闻报道、教材等场合。
用法 多用于描述国家或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如:“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
使用场景 政治演讲、地理教学、旅游宣传、媒体报道等

三、常见搭配与例句

搭配/例句 说明
中国地大物博 表示中国国土面积大,自然资源丰富
这里地大物博,适合发展农业 强调该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他一直想了解这个地大物博的国家 表达对某个国家广阔土地和丰富资源的兴趣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词语
近义词 物产丰富、幅员辽阔、资源丰富
反义词 地狭人稠、资源匮乏、贫瘠之地

五、实际应用举例

场景 应用实例
教育 在地理课上讲解中国国情时,老师会说:“中国地大物博,拥有多种气候带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媒体 新闻报道中常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国家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潜力。
宣传 旅游广告中经常出现“地大物博的中国,等待你来探索!”

六、注意事项

- “地大物博”更多是宏观层面的描述,不表示每个地方都富饶。

- 在使用时应注意语境,避免过度夸张或误导性表达。

- 该成语常用于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单独使用。

总结

“地大物博”是一个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它不仅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也反映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基础条件。在实际使用中,需结合具体语境,合理运用,以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