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 问 rdquo 责生态破坏,追查坏境污染,是望闻问切第三项。( )】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望闻问切”这一传统中医术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一种系统性的环境治理方法。其中,“问”作为第三项,强调的是对环境问题的深入调查与责任追究,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
“望闻问切”原本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但在当前的环境治理语境下,它被引申为一种全面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策略:
- 望:观察环境现状,识别污染源;
- 闻:听取公众意见,收集环境信息;
- 问:追问责任主体,明确环保职责;
- 切:精准施策,落实整改措施。
其中,“问”作为第三步,不仅是对问题的追问,更是对责任的明确。通过“问”,可以厘清污染行为的责任归属,推动相关部门和企业履行环保义务,从而实现从源头控制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目标。
二、表格展示
步骤 | 含义 | 作用 | 实际应用 |
望 | 观察环境现状,识别污染源 | 发现环境问题的表象 | 环保部门开展日常巡查、监测数据采集 |
闻 | 听取公众意见,收集环境信息 | 了解社会关切,获取第一手资料 | 公众举报平台、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问 | 追问责任主体,明确环保职责 | 确定污染行为的责任方 | 环境执法、问责机制、环保督察 |
切 | 精准施策,落实整改措施 | 推动问题整改,恢复生态环境 | 环保整改通知、限期治理、行政处罚 |
三、结语
“问”责生态破坏、追查环境污染,不仅是对问题的追问,更是对治理责任的明确。只有将“问”贯穿于环境治理全过程,才能真正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治理”的转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