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简介?】白头翁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同时也是植物学中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名称来源于其叶片和花序在开花后呈现出的白色绒毛,尤其在花谢后,花萼仍保留白色绒毛,形似“白头”,因此得名。白头翁不仅具有药用价值,还在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
以下是对白头翁的详细介绍,包括其基本特征、药用价值、生长环境及用途等。
一、
白头翁(学名:Pulsatilla chinensis),属于毛茛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如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其根部是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痢疾、肠炎等疾病。白头翁全株有细密的白色绒毛,叶片呈羽状复叶,花为淡紫色或紫红色,花期多在春季。由于其药用价值较高,近年来人工种植逐渐增多。
此外,白头翁也因其观赏性较强,常被用于公园、庭院绿化,尤其是在早春时节,花朵盛开时极具观赏价值。
二、白头翁简介表格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白头翁 |
学名 | Pulsatilla chinensis |
科属 | 毛茛科(Ranunculaceae) |
分布地区 | 中国北方,如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 |
生长环境 | 多生于山坡、林缘、草地等阳光充足的地方 |
植株高度 | 约30-60厘米 |
叶片特征 | 羽状复叶,边缘有锯齿,表面有细密白色绒毛 |
花朵颜色 | 淡紫色或紫红色 |
花期 | 春季(3月至5月) |
果实 | 聚合果,成熟后带有白色绒毛 |
药用部位 | 根部(药材名为“白头翁”) |
性味归经 | 苦、辛,寒;归胃、大肠经 |
功效 |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
主治 | 痢疾、肠炎、湿热腹泻等 |
采收时间 | 秋季根部成熟时采挖 |
人工种植 | 近年逐渐推广,以满足药用需求 |
三、小结
白头翁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其独特的形态和药用功效使其在中医药和园艺中都占有一席之地。随着对天然药物的重视增加,白头翁的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