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十大中等二线城市排行】在2018年,中国城市的发展格局持续变化,部分中等城市凭借经济实力、人口规模和区域影响力逐渐崭露头角。这些城市虽然在体量上无法与一线或新一线城市相比,但在区域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根据当年的综合数据,包括GDP总量、人均收入、常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以及城市发展潜力等因素,以下为2018年“十大中等二线城市”的排行结果。这些城市大多位于中国经济较为活跃的中东部地区,具备较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
2018年十大中等二线城市排行榜
| 排名 | 城市名称 | GDP(亿元) | 常住人口(万人) | 人均GDP(元) | 主要产业 |
| 1 | 成都 | 16500 | 1633 | 101000 | 电子信息、金融、旅游 |
| 2 | 武汉 | 14800 | 1121 | 132000 | 制造业、科技、教育 |
| 3 | 南京 | 11500 | 840 | 137000 | 科技、文化、金融 |
| 4 | 西安 | 9200 | 1010 | 91000 | 机械制造、文化旅游 |
| 5 | 杭州 | 13500 | 910 | 148000 | 互联网、数字经济、旅游 |
| 6 | 苏州 | 18500 | 1050 | 176000 | 制造业、外资企业聚集地 |
| 7 | 长沙 | 10000 | 770 | 129000 | 高端制造、文化创意 |
| 8 | 天津 | 18500 | 1560 | 118000 | 工业、港口物流、科技 |
| 9 | 重庆 | 19500 | 3100 | 63000 | 制造业、服务业、旅游 |
| 10 | 佛山 | 9000 | 850 | 106000 | 制造业、家电、陶瓷 |
从上述排名可以看出,成都、武汉、南京等城市在2018年表现出较强的城市竞争力,尤其是在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优化方面表现突出。同时,苏州、杭州等城市也凭借特色产业和创新优势稳居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城市如天津、重庆虽在GDP总量上占据优势,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人均GDP相对较低。而像长沙、西安等地则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步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总体来看,2018年的中等二线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未来有望在区域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这些城市的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