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池上早秋》 白居易意思和赏析池上早秋【唐】白居易荷芰绿参差,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池上早秋》 白居易意思和赏析池上早秋【唐】白居易荷芰绿参差,,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1 08:19:39

《池上早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初秋池塘景色的小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与深情体悟。

原诗如下:

《池上早秋》

唐·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

新秋晚景宜。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衰。

似烧非火色,

如霞不雨时。

谁道无颜色,

人间正盛时。

一、诗意解析

这首诗以“早秋”为背景,描绘了池塘中初秋时节的景致。首句“荷芰绿参差”,写的是池中的荷花和菱叶,绿意盎然,高低错落,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参差”二字生动地刻画出植物在水面交错生长的状态,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画面。

第二句“新秋晚景宜”,点明时间是在初秋的傍晚,此时天气尚暖,景色宜人,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衰”,通过描写水面上的昆虫(如蜻蜓)因露水沉重而难以飞翔,风吹动荷叶发出沙沙声响,表现出秋天特有的轻柔与静谧。这里的“飞难进”与“响易衰”不仅写出了自然现象,也隐含着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

后两句“似烧非火色,如霞不雨时”,则是对池面色彩的描写。阳光照射下,水面泛起淡淡的红色,仿佛火焰,但又不是真正的火;又像是晚霞,却没有下雨。这种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最后两句“谁道无颜色,人间正盛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出即使在初秋时节,大自然依然充满色彩与活力,人间正是最美的季节。这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热爱与积极态度。

二、艺术特色

1.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全诗虽短,但每句都蕴含丰富的意象,语言简洁却富有表现力,营造出一幅清新淡雅的初秋池塘图景。

2. 善于运用比喻与拟人手法

如“似烧非火色,如霞不雨时”等句,通过巧妙的比喻,使读者更容易感受到画面的色彩与氛围。

3. 情感真挚,寄情于景

白居易在诗中并未直接表达个人情绪,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体现出其一贯的“感物伤怀”的诗歌风格。

三、总结

《池上早秋》是一首描写初秋池塘景色的佳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静谧而美丽的自然画卷。通过对荷叶、露水、风声、霞光等自然元素的描写,表达了对初秋时节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白居易诗歌的艺术魅力与审美情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