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适从国语辞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词语或表达方式,让人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准确理解或使用。其中,“无所适从”便是一个常见的例子。它不仅在口语中频繁出现,在书面语中也常被误用。本文将围绕“无所适从”这一词语进行详细解析,并结合《国语辞典》的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其含义与用法。
一、词语解析
“无所适从”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今吾以兵临之,彼必有所适从。”原意是指没有可以依从的方向或对象,后来引申为面对多种选择时无法做出决定,感到迷茫或不知所措的状态。
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多个选项或情况时,因难以抉择而产生的困惑感。
二、国语辞典中的解释
根据《国语辞典》(中华民国教育部编),“无所适从”的释义如下:
词语 | 解释 |
无所适从 | 指没有可以依从的对象或方向,形容人处于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的状态。 |
此外,《国语辞典》还指出,“无所适从”多用于叙述人的情绪或心理状态,而非具体行为。
三、常见误用与正确用法对比
为了帮助读者更准确地使用“无所适从”,以下是一些常见误用与正确用法的对比示例:
错误用法 | 正确用法 | 说明 |
他不知道该选哪份工作,感觉无所适从。 | 他不知道该选哪份工作,感到无所适从。 | “无所适从”本身已包含“不知道如何选择”的意思,无需重复使用“不知道”。 |
这个问题让我无所适从。 | 这个问题让我感到无所适从。 | “无所适从”一般不单独作谓语,需搭配“感到”等动词。 |
他面对两个选择,无所适从。 | 他面对两个选择,感到无所适从。 | 同上,建议搭配“感到”使句子更自然。 |
四、总结
“无所适从”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人在面对多种选择时的犹豫和困惑。虽然它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广泛,但若使用不当,反而会显得不够准确。通过参考《国语辞典》的解释,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其本义与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搭配“感到”、“觉得”等动词,使表达更加自然流畅。同时,避免重复使用“不知道”等词语,以免造成语义累赘。
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词语 | 无所适从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原意 | 没有可以依从的方向或对象 |
现代意义 | 面对多个选择时的迷茫或不知所措 |
《国语辞典》解释 | 没有可以依从的对象或方向,形容人处于进退两难的状态 |
常见误用 | 直接作谓语、重复“不知道”等 |
正确用法 | 搭配“感到”、“觉得”等动词,使句子更自然 |
通过以上分析,希望读者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无所适从”这一词语,避免语言上的歧义与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