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分子怎么选】在党组织的建设过程中,“积极分子”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入党发展的基础力量。如何正确、规范地选拔积极分子,是基层党组织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以下是对“积极分子怎么选”的总结与分析。
一、积极分子的基本条件
要成为积极分子,首先需要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包括政治立场、思想觉悟、工作表现和群众基础等方面。具体如下:
| 项目 | 要求说明 |
| 政治立场 |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
| 思想觉悟 | 积极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关心国家大事,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
| 工作表现 | 在本职工作中表现突出,责任心强,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
| 群众基础 | 与同事关系融洽,群众评价好,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
二、选拔流程
积极分子的选拔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个人申请:符合条件的人员自愿提交入党申请书,表达入党的意愿。
2. 初步审核:由党支部或党小组对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思想动态等进行初步了解。
3. 群众评议:通过民主推荐或群众座谈会等方式,听取周围同志的意见。
4. 支委会讨论:支部委员会根据申请人表现、群众反馈等综合评估,决定是否列为积极分子。
5. 公示与备案:将拟确定的积极分子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并向上级党组织备案。
三、注意事项
在选拔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 避免形式主义:不能只看表面表现,而忽视思想深度和实际贡献。
- 防止“走后门”:杜绝因人情关系或其他非正当因素影响选拔结果。
- 注重培养教育:对已确定的积极分子,应定期开展培训、谈心谈话,帮助其提高政治素养。
- 动态管理:对积极分子的表现进行持续跟踪,及时调整不符合要求的人员。
四、总结
积极分子的选拔是党员发展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党组织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进行,才能真正选出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同时,选拔过程也应注重教育引导,帮助积极分子不断成长,为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 项目 | 内容 |
| 标题 | 积极分子怎么选 |
| 基本条件 | 政治立场、思想觉悟、工作表现、群众基础 |
| 选拔流程 | 个人申请 → 初步审核 → 群众评议 → 支委会讨论 → 公示与备案 |
| 注意事项 | 避免形式主义、防止“走后门”、注重培养教育、动态管理 |
通过以上内容的梳理,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积极分子怎么选”这一问题,也为基层党组织提供了可操作的参考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