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志解释及出处】“博学笃志”是一个源自古代经典文献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学习上广泛涉猎、知识渊博,同时意志坚定、目标明确。该词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追求,也强调了个人修养和精神力量的重要性。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博学 | 指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具有丰富的学识。 |
笃志 | 指坚定志向,专心致志,不轻易改变目标。 |
整体含义:博学笃志是指一个人既具备广博的知识,又拥有坚定的志向,是儒家文化中推崇的一种理想人格状态。
二、出处考证
“博学笃志”最早见于《论语·子张》篇,原文如下: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贴近现实思考,仁德就包含在其中了。”
这一句被后人广泛引用,成为鼓励人们在求知过程中既要广博又要专注的重要教诲。
三、引申意义与现代应用
1. 教育领域:强调学生应全面发展,不仅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还要树立远大理想。
2. 职场发展: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新技能,同时保持职业目标的稳定性。
3. 个人修养:倡导一种内外兼修的人生观,既要有知识积累,也要有精神追求。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博学笃志”的关系 |
学富五车 | 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 强调“博学”部分 |
志在四方 | 表示志向远大 | 强调“笃志”部分 |
刻苦钻研 | 指努力深入研究 | 与“笃志”有一定关联 |
五、总结
“博学笃志”不仅是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也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提倡的学习与人生态度。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广度,更要注重深度;在确立目标时,要坚定信念,持之以恒。
通过结合“博学”与“笃志”,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提升,走向更广阔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