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被执行人什么意思】“失信被执行人”是一个法律术语,通常与法院的执行程序相关。它指的是那些被法院依法认定为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这类人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受到一定的信用惩戒。
为了帮助大家更清晰地理解“失信被执行人”的含义及其影响,以下是对该问题的总结性说明,并附上相关表格进行对比分析。
一、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失信被执行人”是指在法院的执行程序中,被依法列为被执行人后,具有履行能力但故意逃避履行法律义务的人员。他们可能通过转移财产、隐匿资产、恶意拖欠等方式,拒绝履行法院判决、裁定或调解书所确定的义务。
二、失信被执行人的认定标准
1. 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2. 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
3. 存在其他规避执行的行为(如转移财产、虚假申报等)
4. 经法院采取强制措施仍不履行
三、失信被执行人的后果
项目 | 后果说明 |
信用惩戒 | 被纳入征信系统,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
高消费限制 | 禁止乘坐飞机、高铁、星级酒店等高消费行为 |
限制贷款 | 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或信用卡审批 |
参与招标投标 | 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等领域受到限制 |
社会曝光 | 通过媒体、法院公告等形式公开曝光 |
四、如何查询是否为失信被执行人?
1.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http://zxgk.court.gov.cn/)
- 提供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查询服务
2. 第三方平台(如企查查、天眼查等)
- 可以查询企业及个人的失信记录
3. 法院官网或公众号
- 部分法院会定期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五、失信被执行人能否恢复信用?
是的,失信被执行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申请修复信用:
1. 履行全部义务
- 完成法院判决或裁定的全部内容
2. 申请解除限制
- 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说明履行情况
3. 通过法院审核
- 法院核实后,可将其从失信名单中移除
六、总结
“失信被执行人”是法院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人员的一种惩戒措施,旨在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诚信。被列入该名单不仅会影响个人信用,还会在生活和工作中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遵守法律、按时履行义务,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失信被执行人 |
定义 | 有能力履行但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 |
认定标准 | 未履行义务、有能力履行、存在规避行为 |
后果 | 信用受损、高消费受限、贷款困难、社会曝光 |
查询方式 |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第三方平台、法院官网 |
恢复方式 | 履行义务、申请解除、法院审核 |
如您需要进一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或具体案例,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