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勾函数是什么样的怎么求最值】“对勾函数”是数学中一种特殊的函数形式,因其图像形状类似“对勾”而得名。它在高中数学和部分大学课程中经常出现,尤其在研究函数的极值、单调性及图像性质时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勾函数的定义与图像特征
对勾函数一般形式为:
$$
f(x) = ax + \frac{b}{x}
$$
其中 $ a > 0 $,$ b > 0 $,且 $ x \neq 0 $。
其图像由两部分组成:
- 当 $ x > 0 $ 时,图像位于第一象限,随着 $ x $ 增大,函数先减后增;
- 当 $ x < 0 $ 时,图像位于第三象限,同样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整体图像呈“对勾”状,中间有一个最低点(或最高点)。
二、对勾函数的最值求法
对勾函数的最值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求解:
| 方法 | 步骤 | 说明 |
| 导数法 | 1. 求导:$ f'(x) = a - \frac{b}{x^2} $ 2. 令导数为零,解方程:$ a - \frac{b}{x^2} = 0 $ 3. 解得 $ x = \sqrt{\frac{b}{a}} $ 或 $ x = -\sqrt{\frac{b}{a}} $ 4. 判断极值点性质 | 导数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所有可导的对勾函数 |
| 均值不等式法 | 1. 对于 $ x > 0 $,应用均值不等式:$ ax + \frac{b}{x} \geq 2\sqrt{ab} $ 2. 当且仅当 $ ax = \frac{b}{x} $ 时取等号,即 $ x = \sqrt{\frac{b}{a}} $ | 适用于 $ x > 0 $ 的情况,简洁明了 |
| 图像法 | 观察函数图像的最低点或最高点 | 适用于直观理解,但不够精确 |
三、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
已知函数 $ f(x) = 2x + \frac{8}{x} $,求其最小值。
解法一(导数法):
1. 求导:$ f'(x) = 2 - \frac{8}{x^2} $
2. 令导数为零:$ 2 - \frac{8}{x^2} = 0 $
3. 解得:$ x^2 = 4 \Rightarrow x = 2 $ 或 $ x = -2 $
4. 判断极值:当 $ x = 2 $ 时,函数取得最小值
5. 最小值为:$ f(2) = 2×2 + \frac{8}{2} = 4 + 4 = 8 $
解法二(均值不等式法):
对于 $ x > 0 $,有:
$$
2x + \frac{8}{x} \geq 2\sqrt{2x \cdot \frac{8}{x}} = 2\sqrt{16} = 8
$$
当且仅当 $ 2x = \frac{8}{x} $ 即 $ x = 2 $ 时取等号,故最小值为 8。
四、总结
| 内容 | 说明 |
| 对勾函数 | 形如 $ f(x) = ax + \frac{b}{x} $,图像呈“对勾”状 |
| 图像特点 | 分为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中间有极值点 |
| 最值求法 | 可用导数法、均值不等式法、图像法等 |
| 应用范围 | 函数极值分析、优化问题、几何图形理解等 |
通过对勾函数的学习,有助于加深对函数性质的理解,并掌握多种求极值的方法,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