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鉴是什么用法

2025-11-01 02:32:43

问题描述: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鉴是什么用法,拜谢!求解答这个难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1 02:32:4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鉴是什么用法】在古文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字词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需要结合上下文和语境来理解。例如“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这句话中的“鉴”字,其用法就值得深入探讨。

一、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出处是《阿房宫赋》中杜牧的一句名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秦朝的人没有时间为自己哀悼,后来的人为他们感到哀伤;但后来的人只是哀悼他们,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结果又让后代的人为他们感到哀伤。

其中“鉴”字在此处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借鉴、效法、引以为戒”。它表示的是从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二、表格展示

词语 本义 引申义 在句中用法 词性 释义
镜子 借鉴、效法 动词 动词 借鉴、引以为戒

三、拓展说明

“鉴”在古代常用于比喻镜子,如“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里的“镜”就是“鉴”的本义。后来,“鉴”逐渐引申为“借鉴、参考、警戒”的意思,尤其是在历史、政治、文学等语境中使用较多。

在“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中,“鉴”正是这种引申义,强调了对历史教训的忽视。杜牧借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提醒人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教训,避免重复错误。

四、结语

“鉴”字在古文中常有多种含义,但在“后人哀之而不鉴之”这一句中,它的用法是动词,意为“借鉴、效法”。理解这个词的正确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古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不仅能提升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也能增强对历史和文化的认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