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之的上一句】一、
“人皆有之”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一种怜悯他人、不忍心看到别人受苦的本性。这是孟子“性善论”的重要体现,他认为人性本善,仁爱之心是人与生俱来的。
“人皆有之”常被用来强调某种普遍存在的品质或能力,比如善良、同情心、道德感等。在现代语境中,它也被广泛用于表达对人性的肯定和鼓励。
二、相关原文及出处对照表
| 原文句子 | 出处 | 释义 |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孟子·告子上》 | 每个人都有不忍心伤害他人的本心 |
| 人皆有之 | 后世引用 | 引申为每个人都有某种共同的特质或能力 |
三、延伸理解
“人皆有之”虽然常见于现代文章中,但其真正的出处应追溯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句话不仅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也常被用于教育、文学、演讲等领域,用以强调人性的共通性和道德的普遍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人皆有之”时,最好明确其所指代的内容,避免误解。例如,“人皆有之”的“之”可以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些都是孟子提出的“四端”中的内容。
四、结语
“人皆有之”虽简短,却蕴含深刻的哲学思想。了解其出处和原意,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表达,并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性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