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十法口诀儿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凑十法”是帮助孩子快速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便于记忆和理解,许多老师和家长会通过“凑十法口诀儿歌”来引导孩子学习。这种口诀儿歌结合了朗朗上口的节奏与清晰的逻辑,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学技巧。
以下是对“凑十法口诀儿歌”的总结,并附有详细的使用表格,方便家长和教师参考。
一、凑十法口诀儿歌总结
1. 基本概念:
凑十法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将一个数拆分成一个能与另一个数凑成10的数,从而简化运算的方法。例如:8 + 5 = 13,可以拆成8 + 2 = 10,再加剩下的3,结果为13。
2. 口诀特点:
- 简洁易记,适合儿童记忆
- 节奏感强,便于吟唱
- 强调“凑成10”的过程,培养数感
3. 常见口诀示例:
- “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
- “看到9,找1;看到8,找2;看到7,找3;看到6,找4;看到5,找5。”
- “1+9=10,2+8=10,3+7=10,4+6=10,5+5=10。”
这些口诀不仅帮助孩子记住基本的“凑十”组合,还为后续的进位加法打下基础。
二、常见“凑十”组合表
需要凑的数 | 凑成10的数 | 举例(加法) |
1 | 9 | 1 + 9 = 10 |
2 | 8 | 2 + 8 = 10 |
3 | 7 | 3 + 7 = 10 |
4 | 6 | 4 + 6 = 10 |
5 | 5 | 5 + 5 = 10 |
6 | 4 | 6 + 4 = 10 |
7 | 3 | 7 + 3 = 10 |
8 | 2 | 8 + 2 = 10 |
9 | 1 | 9 + 1 = 10 |
三、使用建议
1. 多听多唱: 利用儿歌的形式,让孩子反复聆听并跟唱,增强记忆。
2. 结合实物操作: 用小棒、积木等教具进行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3. 情景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设置简单的加法问题,如“你有5个苹果,我给你5个,一共有多少?”
4. 逐步提升难度: 从“凑十”到“进位加法”,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
通过“凑十法口诀儿歌”,孩子们不仅能更快地掌握加法运算,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希望这份总结和表格能为家长和老师提供实用的参考,助力孩子的数学启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