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不绝释义】“滔滔不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说话连续不断、语速快、内容丰富。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广泛,在文学作品和演讲中也经常出现。为了更好地理解“滔滔不绝”的含义及其用法,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释义与总结。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拼音 | 词性 | 含义 | 使用场景 |
滔滔不绝 | tāo tāo bù jué | 动词/形容词 | 形容说话连续不断,没有停顿;也可形容水流不断,比喻事物持续不断 | 用于描述人说话、写作或事物发展状态 |
基本解释:
“滔滔”原意是水势浩大、连绵不绝的样子,“不绝”表示不停止。合起来就是“像大水一样连绵不断地流动”,引申为话语不断、内容丰富、表达流畅。
二、常见用法
1. 形容人说话多而流畅
- 例句:他谈起自己的经历来,滔滔不绝,让人听得入迷。
2. 形容事物持续不断
- 例句:雨下得滔滔不绝,整个城市都被笼罩在雨幕中。
3. 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例句:专家在会议上滔滔不绝地讲解了项目的进展情况。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喋喋不休、口若悬河、妙语连珠 |
反义词 | 哭哭啼啼、三言两语、沉默寡言 |
四、成语来源
“滔滔不绝”最早出自《论语·子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虽未直接出现,但后世逐渐演化出这一成语,用来形容语言表达上的流畅与丰富。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描绘人物性格或环境氛围。
五、使用注意事项
- “滔滔不绝”通常带有褒义,强调表达能力强、内容丰富;
- 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略带贬义,如指人说话过多、不给别人发言机会;
- 不宜用于描述负面情绪(如哭泣、抱怨等),否则容易引起歧义。
六、总结
“滔滔不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人的语言能力,也可用于描写自然景象或事物的发展状态。它强调的是“持续不断”与“内容丰富”,在现代汉语中应用广泛。掌握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和写作。
结语:
了解成语的含义不仅是学习语言的一部分,更是理解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滔滔不绝”作为常用成语,值得我们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