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是谁说的】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关于“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关系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但这一说法并非出自某一位权威学者的明确表述,而是在学术界和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理解。
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总结与分析:
一、
“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这一说法,并没有明确的单一来源或权威提出者。它更多是一种广义的理解,常被用于描述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特征之一——即通过多角度、多方向的思考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 Guilford)是最早系统研究创造性思维的学者之一,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发散性思维”(divergent thinking)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发散性思维是指个体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产生大量不同答案的能力。这种思维方式被认为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特征之一。
然而,吉尔福特并没有直接说“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他更倾向于将发散性思维视为创造性思维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因此,“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这一说法更多是后人对吉尔福特理论的一种简化或延伸理解。
此外,其他学者如托兰斯(E. Paul Torrance)和罗杰斯(Carl Rogers)等人也对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他们并未明确提出这一说法。因此,该说法更像是一种常见的误解或误传,而非某一学者的原创观点。
二、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说法 | “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 |
是否为某位学者的原话 | 否 |
相关人物 | 吉尔福特(J.P. Guilford)、托兰斯(E. Paul Torrance)等 |
吉尔福特的观点 |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非全部 |
该说法的来源 | 多为后人对吉尔福特理论的简化或误解 |
学术界看法 | 不完全准确,强调创造性思维包含多种维度 |
常见误解 | 将发散性思维等同于创造性思维,忽略了收敛性思维等因素 |
三、结论
“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散性思维”这一说法虽然在教育和心理学中被广泛引用,但它并非来自某位特定学者的明确表述。它更像是一种对创造性思维特征的概括性理解,尤其是针对发散性思维在创造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现代研究普遍认为,创造性思维不仅包括发散性思维,还涉及收敛性思维、直觉、经验等多种因素。因此,在理解和应用这一概念时,应保持全面和客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