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祸起萧墙的汉语大词典

2025-09-08 15:30:26

问题描述:

祸起萧墙的汉语大词典,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8 15:30:26

祸起萧墙的汉语大词典】“祸起萧墙”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原意是指祸患发生在内部,而不是外部。后来引申为因内部矛盾或问题引发的灾难或危机。

在《汉语大词典》中,“祸起萧墙”被收录为一个固定成语,解释为“灾祸发生在自己内部”。其结构为“祸”(灾祸)、“起”(发生)、“萧墙”(古代宫室内用薄板装饰的墙,后指内部)。该成语多用于形容因内部不和、矛盾激化而导致的严重后果。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祸起萧墙
出处 《论语·季氏》
原意 灾祸发生在自己内部
引申义 因内部矛盾引发的危机或灾难
结构 祸(灾祸) + 起(发生) + 萧墙(内部)
用法 多用于描述内部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
情感色彩 贬义
常见搭配 “祸起萧墙,难以挽回”、“内忧外患,祸起萧墙”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示例句子
企业管理 公司内部管理混乱,最终导致了祸起萧墙的局面。
政治局势 这个国家的动荡,正是祸起萧墙的体现。
家庭关系 家庭成员之间互不信任,最终祸起萧墙,家破人亡。
历史事件 明朝末年的灭亡,部分原因就是祸起萧墙,内部腐败严重。

三、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含义 与“祸起萧墙”的关系
内忧外患 内部有忧患,外部有威胁 与“祸起萧墙”有相似之处,但更强调内外双重压力
自取灭亡 自己招致毁灭 更强调主观行为导致的后果
雪上加霜 在原有困难基础上又增加新的麻烦 与“祸起萧墙”不同,强调外部因素叠加
内讧 内部争斗 与“祸起萧墙”有较高相似性,但更侧重于冲突本身

四、文化背景与现实意义

“祸起萧墙”不仅是一个历史成语,也常被用来警示人们关注内部问题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企业、组织还是家庭,若忽视内部矛盾,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这一成语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此外,在文学作品和日常交流中,“祸起萧墙”也被广泛使用,用来表达对内部隐患的担忧和警惕。

五、结语

“祸起萧墙”作为《汉语大词典》中的一个重要成语,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警示作用。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处理内部问题,避免因小失大,酿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