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筑是什么意思】“击筑”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源自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它不仅指一种乐器的演奏方式,还常常与历史人物、文学作品相联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下是对“击筑”一词的详细解释和总结。
一、什么是“击筑”?
“击筑”字面意思是“击打筑”,其中“筑”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形状类似筝,但比筝短,通常有五根弦,用竹片或木片敲击发声。在古代,筑常用于宫廷乐舞或民间音乐中。
然而,“击筑”一词更常出现在历史和文学语境中,尤其与战国时期的荆轲有关。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在赴秦刺杀秦王之前,曾与高渐离一同饮酒,并击筑而歌,表现出悲壮的情绪。因此,“击筑”也常被用来象征悲壮、慷慨或送别之情。
二、击筑的文化意义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史记·刺客列传》 |
人物 | 荆轲、高渐离 |
意象 | 悲壮、慷慨、送别 |
文学意涵 | 常用于诗词中表达离别、壮志未酬的情感 |
现代应用 | 作为文化符号,用于文学、影视、艺术创作中 |
三、击筑与荆轲的故事
荆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受燕太子丹之托,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他与好友高渐离一同饮酒,高渐离击筑助兴,荆轲和而歌,声调悲凉,令人动容。这段故事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击筑”一词的重要来源。
四、击筑在文学中的运用
在古代诗词中,“击筑”常用来表达英雄末路、壮志难酬的感慨。例如:
- 杜甫《咏怀古迹》:“荆轲重虚死,节烈谢天工。”
- 李白《侠客行》:“击筑饮清酒,素剑鸣霜寒。”
这些诗句都借用了“击筑”的意象,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命运的感叹。
五、总结
“击筑”不仅是古代的一种乐器演奏方式,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与荆轲的悲壮故事紧密相连,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通过了解“击筑”的含义及其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与历史中的情感表达。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含义 | 击打筑(古代乐器);象征悲壮、送别 |
出处 | 《史记·刺客列传》 |
相关人物 | 荆轲、高渐离 |
文化意义 | 表达慷慨、悲壮、离别之情 |
文学用途 | 常用于诗词中抒发情感 |
现代应用 | 文化符号,用于艺术创作 |
如需进一步探讨“击筑”在现代文化中的演变,也可以继续深入分析其在影视、文学等领域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