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泪斩马谡介绍】《挥泪斩马谡》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极具戏剧性和悲剧色彩的故事,讲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因马谡失守街亭而将其处死的过程。这个情节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治军严明,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故事深刻刻画了忠诚、责任与牺牲的主题。
一、
在诸葛亮北伐曹魏的过程中,街亭成为战略要地。马谡作为参军,被派去镇守此地。然而,马谡未听从副将王平的劝告,擅自改变部署,选择在山上扎营,结果被魏将张郃击败,导致蜀军大败。街亭失守后,诸葛亮面临严重的军事危机。
尽管马谡是诸葛亮的亲信,且有才能,但为了维护军纪、稳定军心,诸葛亮最终决定依法处决马谡。临刑前,诸葛亮悲痛万分,流下眼泪,因此这一事件被称为“挥泪斩马谡”。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故事来源 | 《三国演义》第95回 |
主要人物 | 诸葛亮、马谡、王平、张郃 |
背景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间 |
地点 | 街亭(今甘肃境内) |
事件起因 | 马谡违背军令,擅自布阵 |
结果 | 街亭失守,蜀军撤退 |
处罚 | 马谡被诸葛亮依法处决 |
诸葛亮的态度 | 悲痛欲绝,挥泪断案 |
历史意义 | 展现诸葛亮治军严谨、执法如山的精神 |
三、延伸思考
“挥泪斩马谡”不仅是对马谡个人命运的描写,更是对忠臣良将的警示。它体现了古代战争中纪律的重要性,也反映出领导者在权衡情义与法纪之间的艰难抉择。同时,这一事件也让后人对诸葛亮的公正与情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