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而笃志的笃什么意思】“博学而笃志”出自《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句话是孔子对学习态度和人生目标的深刻阐述。其中,“笃志”的“笃”字,是理解整句话的关键。
一、
“笃”在古汉语中意为“坚定、专一、忠实”。在“博学而笃志”中,“笃志”指的是坚定自己的志向,不轻易动摇。这句话强调的是,一个人不仅要广泛学习知识(博学),还要有坚定的目标和信念(笃志)。只有将广博的知识与坚定的志向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仁”的境界。
因此,“笃”在这里并不是简单的“厚”或“重”,而是指一种内在的坚定与专注,是对理想和目标的执着追求。
二、表格解析
字词 | 拼音 | 本义 | 引申义 | 在句中含义 | 含义总结 |
笃 | dǔ | 厚、重 | 坚定、忠实 | 笃志 | 坚定志向,不轻易改变 |
志 | zhì | 志向、意志 | 目标、抱负 | 笃志 | 保持志向的坚定性 |
博学 | bó xué | 广泛学习 | 学识丰富 | 博学 | 不断积累知识,拓宽视野 |
切问 | qiè wèn | 精确地提问 | 虚心请教 | 切问 | 对问题深入思考,不浮于表面 |
近思 | jìn sī | 靠近现实的思考 | 实事求是 | 近思 | 从实际出发,认真思考 |
三、延伸理解
“博学而笃志”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知行合一”的理念。一个人如果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却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那么学习就失去了方向;反之,如果仅有志向却缺乏知识,也会难以实现理想。因此,“博学”与“笃志”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现代社会中,“笃志”可以理解为对事业、理想或人生目标的坚持,而“博学”则意味着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两者结合,正是现代人追求成长与成功的重要路径。
四、结语
“笃”字虽简,却蕴含深远。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精神力量。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保持“笃志”的品质,有助于我们抵御浮躁,坚守初心,走向更充实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