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鹤亭记注释】《放鹤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记述了他与友人游历徐州云龙山时,于山中建造“放鹤亭”的经历,并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本文通过注释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一、文章总结
《放鹤亭记》以苏轼在徐州任职期间,与友人一同游览云龙山为背景,描绘了山中景色的清幽与宁静。文中通过描写放鹤亭的建造过程以及周围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
二、关键词与注释对照表
文言词语 | 现代汉语解释 | 注释说明 |
放鹤亭 | 供放飞仙鹤的亭子 | 据传古人有放鹤以示高洁之意,此处为苏轼与友人所建 |
云龙山 | 徐州附近的一座山 | 山势如龙,故得名,景色秀美 |
坡 | 山坡 | 指山地地形 |
鹤 | 鹤鸟,象征高洁 | 古人常以鹤喻高士,寓意清雅脱俗 |
虽然 | 即使 | 表转折关系 |
乐其地 | 以这里为乐 | 表达对自然环境的喜爱 |
适 | 刚好,恰好 | 表示时间或条件的合适 |
因 | 于是,就 | 表示因果关系 |
而 | 并且 | 连词,连接前后句 |
不知 | 不知道 | 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不了解 |
世之闻者 | 世上听到这件事的人 | 指世人对这件事的了解 |
或 | 有的人 | 表示部分人的看法 |
以为 | 认为 | 表示主观判断 |
神怪 | 神秘怪异 | 形容人们对此事的神秘化理解 |
余 | 我 | 第一人称代词,指苏轼自己 |
亦 | 也 | 表示并列或补充 |
自喜 | 自己感到高兴 | 表达作者的自我满足 |
三、文章主旨归纳
《放鹤亭记》通过描写放鹤亭的建造与环境,展现了苏轼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文章不仅是一篇写景散文,更寄托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通过对“鹤”这一意象的运用,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哲理意味。
四、写作特色
- 语言简练:全文用词精炼,不事铺陈,富有节奏感。
- 情景交融: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营造出悠远意境。
- 寓意深刻:借“放鹤”表达对高洁人格的赞美与对世俗的疏离。
通过以上总结与注释,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放鹤亭记》的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