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若晨星的词语解释】“寥若晨星”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数量极少、非常稀少的情况。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在某一领域中具有代表性或独特性的人物、事物或现象,因其稀少而显得尤为珍贵。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寥若晨星 |
拼音 | liáo ruò chén xīng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贤者之生也,虽处幽隐,其名不灭;如日月之照临,虽远必彰。故曰:‘寥若晨星’。” |
含义 | 形容数量极少,像早晨的星星一样稀少。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某类人或事物极为罕见。 |
近义词 | 屈指可数、凤毛麟角、寥寥无几 |
反义词 | 不计其数、数不胜数、比比皆是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描述人才 | 在这个领域里,真正有才华的人寥若晨星。 |
表达珍稀 | 这种古老的技艺,如今已是寥若晨星。 |
强调难得 | 像他这样德才兼备的人,真是寥若晨星。 |
三、成语来源与演变
“寥若晨星”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比喻贤者虽身处隐逸之地,但其名声依然如晨星般清晰可见。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事物稀少、珍贵的常用表达方式。
四、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 误用1:将“寥若晨星”用于形容数量多。
❌ 错误示例:这种产品销量很好,市场上寥若晨星。
✅ 正确示例:这种产品销量很好,市场上比比皆是。
- 误用2:混淆“寥若晨星”与“屈指可数”。
虽然两者都表示数量少,但“寥若晨星”更强调稀少和珍贵感,而“屈指可数”则更偏向于实际数量上的有限。
五、总结
“寥若晨星”是一个富有文学色彩的成语,常用于表达某种事物或人物的稀少与珍贵。在写作中使用时,需注意其语境和搭配,避免误用。通过了解其出处、含义及用法,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成语的运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