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儒林外史名句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儒林外史名句,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3 10:35:30

儒林外史名句】《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长篇小说,作者吴敬梓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下士人阶层的种种弊病。书中不仅情节曲折、人物鲜明,更有大量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成为后世读者品读和引用的经典。

以下是对《儒林外史》中部分经典名句的总结与整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思想内涵与文学价值。

一、名句总结

1.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出自《儒林外史》开篇,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与无奈,也暗示了人生短暂、追求虚妄的悲剧。

2.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虽非原著独创,但常被用于解释《儒林外史》中士人对功名的执着,反映出科举制度下的社会价值观。

3.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形容人在困顿中容易失去志向,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士人因贫贱而丧失气节的现象。

4.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体现了一些士人坚持操守、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但也映射出他们现实中的无奈与挣扎。

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虽然并非出自《儒林外史》,但这一思想在书中多有体现,强调个人对国家命运的责任感。

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出自杜甫诗句,常被用以表达对才学的推崇,但在《儒林外史》中则带有一定的讽刺意味,批评那些只重文采而无实才的人。

7.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出自《红楼梦》,虽非《儒林外史》原文,但与该书的情感基调相似,常被用来形容士人命运的悲凉。

8. “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借屈原之语,反映书中某些人物对现实的不满与孤高自许的心态。

二、名句分类表格

序号 名句内容 出处/背景 含义与作用
1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开篇 表达对功名的无奈与人生短暂的感慨
2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借用传统观念 揭示士人对功名的执着与矛盾心理
3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普通俗语 反映士人在困境中的精神状态
4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传统格言 展现士人的气节与理想主义
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借用思想 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诗句 批评形式主义的文风
7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红楼梦》 形容士人命运的悲凉与无奈
8 “世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屈原语 映射士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孤独

三、结语

《儒林外史》不仅是一部讽刺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性、社会与理想的深刻作品。其中的名句,既体现了作者对士人命运的深切同情,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这些句子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思考。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