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荦荦大端是什么意思】“荦荦大端”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书面语中,表示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关键所在。该词出自《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持天下,此大略也;而未足以为治也。故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后来在文学作品中被引申为对主要问题或重点的概括。
一、基本解释
词语 | 荦荦大端 |
拼音 | luò luò dà duān |
释义 | 指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关键所在 |
出处 | 《荀子·儒效》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强调事物的重点或核心内容 |
近义词 | 重中之重、纲举目张、要事 |
反义词 | 琐碎小事、细枝末节 |
二、详细解析
“荦荦”本意是明显、突出的意思,“大端”则是指大的方面或重要的部分。合起来,“荦荦大端”即表示事情中的主要部分或关键所在。这个成语常用于总结性语句中,用来指出某件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
例如:
- “他在这次报告中只讲了荦荦大端,没有涉及细节。”
- “我们应抓住问题的荦荦大端,不要被琐事牵制。”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举例 |
学术写作 | 在论文中强调研究的核心观点 |
政策分析 | 概括政策实施的关键点 |
工作汇报 | 总结项目中的重点任务 |
日常交流 | 强调某件事情的重要部分 |
四、常见误区
1. 误用为形容词:
“荦荦大端”是名词性短语,不能直接作为形容词使用。如“这件事很荦荦大端”是错误的表达。
2. 混淆近义词:
“荦荦大端”强调的是“主要部分”,与“重中之重”类似,但“重中之重”更强调“最重要”,语气更重。
3. 过度使用:
该词较为文雅,适合正式场合,日常口语中使用较少,避免显得生硬。
五、总结
“荦荦大端”是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成语,常用于书面表达中,强调事物的主要部分或关键所在。理解其含义有助于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重点内容。在实际使用时,应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