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由旬是什么意思】“千由旬”是一个佛教术语,常出现在佛经中,用来形容极远的距离。它不仅是一个量词,还带有象征意义,表达一种超越世俗认知的遥远空间或时间概念。
一、
“千由旬”是古代印度对距离的一种计量单位,通常用于描述极远的距离,尤其在佛教经典中频繁出现。根据不同的文献记载,“由旬”的长度存在差异,但普遍认为“一由旬”约为40里(约合18-20公里),因此“千由旬”即为40,000里(约720-800公里)。
在佛教语境中,“千由旬”不仅表示物理上的遥远,也象征着修行者追求的终极境界,如佛国净土、菩萨的愿力范围等。它强调的是心灵的超越与精神的深远。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中文名称 | 千由旬 |
| 源起 | 古代印度量词,常见于佛教经典 |
| 含义 | 表示极远的距离,有象征意义 |
| 一由旬长度 | 约40里(约18-20公里) |
| 千由旬长度 | 40,000里(约720-800公里) |
| 使用场景 | 佛经中常用于描述佛国、菩萨愿力、修行境界等 |
| 象征意义 | 强调超越世俗、心灵的无限与深远 |
| 文化影响 | 在中国佛教文化中被广泛引用,成为修行与信仰的重要象征 |
三、结语
“千由旬”虽然是一种古老的计量单位,但在佛教文化中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它不仅是对距离的描述,更代表了修行者追求真理、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佛教经典中的意象与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