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经验 >

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作背景?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作背景?,求路过的大神留个言,帮个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15:59:12

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作背景?】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民疾苦。《春望》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其代表作之一,两首诗都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民生困苦的深切忧虑与悲悯情怀。

一、

《春望》写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被困长安期间。此时国破家亡,战乱四起,诗人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内心充满忧国忧民之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创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当时杜甫因战乱而漂泊至四川成都,在浣花溪畔建草堂居住。然而,秋风狂吹,茅屋被掀翻,生活困苦,他由此联想到天下寒士的困境,抒发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两首诗虽然题材不同,但都体现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写作背景对比表

项目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创作时间 天宝十四载(755年) 乾元二年(759年)
创作地点 长安(今西安) 成都(今四川)
历史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国家动荡 战乱持续,杜甫流落西南
主要情感 忧国忧民、感时伤怀 贫困无奈、心系天下
诗歌主题 描写战乱中春天的凄凉景象 记录自身遭遇并表达济世情怀
思想核心 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兼济天下”的理想精神

通过这两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杜甫深沉的爱国情怀,也能体会到他在逆境中仍不放弃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种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